與山東曲阜孔廟古樂齊名,卻一度成為絕響
  歷經20餘年搶救,瀏陽古樂可望獲新生
  
  編者按:瀏陽古樂一度成為絕響,塵封在時間之海。但有一群人對這套成就於清道光年間,與山東曲阜孔廟古樂齊名的祭祀孔子專用古樂念念不忘。經過20餘年的搶救挖掘整理,形成40萬字資料,錄製音像資料100多分鐘,並極力保證活態傳承,最終讓瀏陽古樂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申遺背後的艱辛,應與外人道。
  紅網瀏陽站7月18日訊(分站記者 梁露 袁村平)
   沉寂多年後,瀏陽古樂再度進入人們的視野。
  7月16日,《關於公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告》出現在文化部辦公廳網站。《公告》宣告,瀏陽文廟祭孔音樂(亦稱瀏陽古樂)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幾代瀏陽人的努力終究沒有白費。因歷史原因,自1948年之後,瀏陽古樂再沒有出現在世人面前,整套古樂器封存在省博物館,古樂傳承人也所剩寥寥。為輓救古樂,瀏陽幾代人耗費心血,歷時20餘年,搜集整理文字音像資料、培養傳承人,終於在今年得償所願。
  輝煌古樂落寞,輓救難關重重
  
  瀏陽古樂曾身負盛名,有“國樂古禮在瀏陽”之譽,與山東曲阜孔廟古樂齊名。
  瀏陽古樂名聲大震於道光年間。當時的瀏陽文人邱之稑對照漢書,仿製出全套古樂器,經過他幾十年的言傳身教,瀏陽祀孔的春秋二季典禮,便都按照古樂舊規舉行。
  曾國藩聽後曾贊嘆不已,並贈送瀏陽禮樂局“雅淡和平”、“精深正樂”匾額兩塊,其子激動之餘將古樂推薦給了皇帝。而袁世凱“登基”時也想用古樂。但解放之後,瀏陽古樂逐漸衰落。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瀏陽古樂遭到了重大打擊。”原市文化館館長唐柱子告訴記者,當時瀏陽古樂一度被認為是封建殘留,遭到徹底反對,尤其是文革期間,被批判破壞得一塌糊塗。
  作為傳承兩千多年的文化遺產,瀏陽的文化人深切地明白瀏陽古樂保存下來的價值。上世紀80年代,開始有文化人著手進行瀏陽古樂的搶救挖掘整理工作。
  但說輓救,又談何容易。禮樂局早已解散,祭孔活動中斷多時,古樂器多被損毀,餘下的封存在省博物館。而那些頗具造詣的樂師、舞生也相繼謝世,親歷者越來越少。恢復古樂,難關重重。
  重現古樂風采,赴孔子故鄉取經
  
  不過,有心人沒有輕言放棄。
  其中便有高如德。高如德是80年代瀏陽文化館音樂專乾,他翻閱典籍,寫下一本關於瀏陽古樂的書,將古樂樂器的情況都記錄了下來。
  但光靠一本書無法還原古樂樂器。“大約十年前,我們想去省博物館察看古樂樂器,卻吃了閉門羹。”唐柱子說,館長沒有接見他們,“後來我們仔細考慮,即使看到了古樂器憑直觀的感覺,樂器的尺寸、形狀、種類也無法複製下來,不能如實還原。”
  於是,一群人開始了對古樂樂器資料漫長的尋覓之旅。
  唐柱子和同事到山東曲阜考察學習當地孔子文化是如何恢復的,慢慢積累經驗。後又經多方打聽,得知一位在長沙的瀏陽老鄉,從事花鼓戲作曲多年,存有當時的古樂錄音。於是,唐柱子趕忙前往長沙,“當時獲得的文字資料差不多有20多萬字,還有當時的錄音,極為珍貴。”
  唐柱子還與兩位瀏陽古樂活態傳承人劉百祥和邱少求成了“忘年交”。在整理古樂資料過程中,有時候為了確認某一個字,也要立馬跑一趟邱老家中請教。
  多年努力之下,瀏陽古樂的文字資料和音像資料日趨豐富。
  幾經重大挫折衝刺非遺終成功
  
  2009年,長沙市推薦瀏陽古樂申報第三批國家級名錄,遺憾落榜。
  “主要原因是古樂已經多年沒有演奏過了,而且沒有合適的傳承人,而'活態傳承'是非常重要的。”這次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失敗,給唐柱子等人很大的打擊。
  遭遇這次失敗後,瀏陽古樂的整理工作再次遭遇重大挫折。去年12月,瀏陽文廟祭孔音樂僅存的兩位活態傳承人之一的劉百祥離世。
  “悲痛之餘,儘是焦急,保護瀏陽古樂這件事情刻不容緩,必須抓緊時間做好。”唐柱子說。
  終於,在綜合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市文體廣電局繼續深挖,調查挖掘整理出瀏陽文廟祭孔古樂資料40萬字,錄音資料、錄像資料100多分鐘。上千張的禮、歌、樂、舞等圖片資料詳細記錄了歷史上瀏陽文廟恢弘的祭孔活動,編輯出版了《瀏陽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叢書·瀏陽文廟古樂捲》,重新錄製了羽龠舞、乾戚舞,為活態傳承及再現當年的祭孔盛況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
  今年4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著名音樂學家田青教授專程考察調研了瀏陽文廟祭孔古樂。
  經過數月等待,16日,瀏陽文廟祭孔音樂進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向社會公示。(感謝唐柱子與王娜娜對本文的幫助。)
   古樂傳承
  “最大的挑戰,是古樂器的恢復”
  
  “瀏陽古樂申遺成功,對整個瀏陽來說都是一件大事。”昨天下午,瀏陽文廟祭孔古樂傳承人邱少求得知喜訊後很是高興。
  高興之餘,邱少求冷靜地說,“雖然申報成功了,但是恢復和發展挑戰很大。”
  最大的挑戰是古樂器的恢復。邱少求曾受長沙市文化館邀請去省博物館參觀古樂器,發現保存不好。“形式還在,但不一定能用。”
  古樂器的恢復工作除了樂器仿製,更重要的是複製後的定音。“如首席定音樂器鳳簫,有六陽律、六陰律十二律呂,後來清代瀏陽器樂大師邱之求擴大為二十四律呂,而且每個月一個調,十二個月十二個調,要定准,非常講究。”
  值得慶幸的是,邱少求已經整理出古樂簡譜、工尺譜和律音譜,上面詳細記錄了古樂器的知識。
  “其次是人。”邱老所說的人,一是指熟悉古樂的人,可惜胡長秋和劉百祥先後去世,“我一個人能力有限,但會儘力去做。”
  二是古樂表演人才。邱老多次到文化館給工作人員講課,“他們以前看不懂資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經過我講課之後,有一定效果。”
   瀏陽古樂簡介
  
  瀏陽文廟祭孔古樂又稱“瀏陽古樂”,是清道光年間至解放前夕,瀏陽文廟祭祀孔子的專用古樂。它融樂、舞、歌、禮於一體,歷史上曾名動天下是我國民間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孔儀式音樂遺產。  (原標題:瀏陽古樂上榜國家“非遺”名錄 與山東曲阜孔廟古樂齊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74sljn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